教工| 学生| 校友
明德主页| 融合服务门户| 图书馆| 校长、书记信箱|
  • 开云(中国)
  • 团委概况
    • 团委简介
    • 组织架构
    • 人员简介
  • 思想引领
    • 青马工程
    • 主题团日
  • 团学组织
    • 学生会
    • 学生社团
  • 理论学习
  • 实践育人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青春榜样
  • 资料中心
    • 团发文件
    • 重要讲话
    • 相关下载
  • 办事指南
  • 青年之声
  • 视频展示
当前位置: 首 页 > 正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开展开云官方网页版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1日 22:53浏览次数:


关于组织开展开云官方网页版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校团委联合创新创业学院举办开云官方网页版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二、赛事安排

1.大赛分组。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置五个组别。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量子技术、元宇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等区域合作,或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参赛形式。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15 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 5 人。

参赛项目需提交项目简介(1000 字以内)、项目介绍材料(20 页以内 PPT 转 PDF 格式)、其他相关证明材料(选报)、项目介绍视频(选报)以及项目成员学生身份相关证明材料(PDF 格式)。参赛项目可提供项目实践成效、预期成效等其他相关材料(包括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就业情况等)。

3.其他事项。参赛项目涉及知识产权的,在报名时须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对于已工商注册的项目,在报名时可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股权结构等材料)。已工商注册项目的负责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参赛项目涉及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新药物等研究时,申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4.项目申报。学校共选拔13个优秀项目参加省级比赛。

每人(每个团队)限报 1 个项目,不可交叉组队参赛;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其中 1 个组别,不得兼报。

跨校申报的项目,必须注明学生、学校信息并在所有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所在学校进行公示。

已获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特等奖)、银奖(一等奖)的项目,不可重复报名。

5.赛程安排。

作品提交时间:4月23日之前

校内评审时间:4月23—28日(以最终通知为准)

6.评审要点。突出实践导向,在考察项目商业价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察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具体包括项目的社会价值、实践过程、创新意义、发展前景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三、奖励办法

比赛设置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8个。颁发获奖证书或奖牌。

四、工作要求

1.突出实践育人,服务学生发展。准确把握比赛初衷,实现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化能力,将竞赛作为带动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辅导和能力培育,以创新创业实践带动高质量就业。

2.精心组织实施,持续扩大覆盖。增强竞赛覆盖面,为更多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3.建立健全机制,提升办赛效应。各学院要从组织动员、项目指导、资源保障、奖励激励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吸引和支持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来。

五、咨询方式及报名方式

共青团开云官方网页版委员会

联系人:乔  建    电话:85603000-8168

创新创业学院

联系人:李亚利    电话:15353588797

作品提交联系人:张兴    85603000-8329

邮箱:willi_z@163.com




                                                  创新创业学院  共青团开云官方网页版委员会

                                                                                 2024年4月18日


上一条:开云官方网页版团委关于各二级学院团委4月官网投稿数据通报

下一条:校团字〔2024〕7 号 关于举办开云官方网页版第五届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的通知

【关闭】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开云官方网页版 邮编:710124 版权所有@开云官方网页版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化中心  ICP备案号:陕ICP备13005374号-4 陕公网安备 61011602000474号

完美体育·WM | 乐动手机登录中心 | 华体平台 | 半岛在线体育 | 米兰平台 | 米兰体育 | 大阳城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 乐动在线登录 | 乐宝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